42年前,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抗震英雄李升堂 个通过无线电向中央汇报了地震灾情。42年后的今天,在网络通讯信号和电视卫星信号无法 时间抵达的灾区,广播凭借传播速度快、覆盖率高、设备方便易行等其他媒介无法企及的优势,在世界历次重大灾难的报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谁说广播不重要?
在美国:95%以上的人每天听广播
“即使在传统媒体普遍受互联网冲击的今天,美国广播电台节目数量、广播的收听率仍然保持着稳中有升的趋势。”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教授辜晓进告诉记者。
广播在美国的普及率究竟有多大?数字会说话:
“至今仍有95%以上的美国人保持着每周收听广播的习惯。”辜晓进介绍,截止到年,美国人每周收听广播总数达到了2.36亿人,68%12岁以上的美国人每天都收听广播。
在每天总体消费时间里,广播也占了较大比例。在18-64岁美国成年人中,广播占每天总媒体消费时间的23%,超过了互联网的19%。
在日本:家庭应急包里必备收音机
“在地质灾害多发的日本,每个家庭的应急包里都有收音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告诉记者,目前,世界各国都把广播作为灾难中应急传播的主要工具。
“在日本,广播的普及率非常高,早已实现了全覆盖。”喻国明说,日本的广播中波频率较为固定,紧急情况下,人们都会自然地通过广播收听 灾情和消息。
在中国:应急广播深入灾区最前线
年4月22日下午4点40分,在芦山地震发生56小时后,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前方直播间正式开始播音。这也是 个专门为灾区民众提供实用信息服务的定向应急广播。
应急广播电台直接面向灾区百姓,以及救援部队和志愿者。为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专门特批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使用FM92.7和FM99.8两个频率,全天候向芦山全境播音,全县境内都能通过调频收音机正常收听到应急电台的节目。
谁说广播不够快?
在日本:广播报道和灾情几乎同步
“90年代,我曾经历过日本东京的一次大地震。几乎在地震发生的同时,广播电台就将地震发生的地点、震级等相关情况播发出来。时间差几乎可用分秒计!”曾任职于日本金泽学院大学的林晓光教授用亲身经历告诉记者。“速度快”是广播在突发灾难报道中的 优势。
林晓光透露,日本广播协会(NHK)拥有自己的地震收录系统,并在全国各地机构设有地震仪。地震收录系统与国家气象厅联网,一旦发生地震,收录系统会自动运转,每隔8秒就会把各地的监测情况汇集到NHK。
在美国:现场连线耳朵听直播
辜晓进向记者介绍,在重大灾难发生时,西方许多电台都采用了24小时不间断报道模式,再加上不断插播现场连线,让大众在 时间“亲临”现场,直接经历事件的发展状态。
年9月18日,美国发生了一起为期数周的“炭疽攻击”生物恐怖袭击,恐怖分子把含有炭疽杆菌的信件寄给数个新闻媒体办公室以及两名民主*参议员。该事件导致5人死亡,17人被感染。
“我打开收音机时,华盛顿两个感染炭疽病*的美国邮电总局员工正在接受电台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两名员工情况恶化,医院。不久后,医院发来消息:其中有一个人不治身亡了。”通过电台的滚动直播,正在开车的辜晓进用耳朵“经历”了事件的全过程。
在中国:灾区缺吃少穿播音帮忙解决
在芦山地震中,国家应急广播的播音有时候是这样的:“现在插播一条通知,前往五星村搭建帐篷的志愿者已经在芦山广播电视中心门前的小广场集结,现在志愿者较多但是缺少车辆。志愿者车辆如果听到广播,请前往小广场集合……联系电话……”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却解决了大问题。有事情找应急电台迅速成为芦山老百姓的救助的 。
大到权威信息发布,小到一顶帐篷、一包泡面……都可以通过广播现场播音,互通有无。
广播还有啥能耐?
在英国:数字化转型声音无线延伸
在今年的亚洲广播大会上,BBC广播代理台长埃利斯的话让记者记忆犹新。埃利斯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广播协同合作,将使广播的力量成倍增长。
而在辜晓进看来,数字转型也让广播在灾难报道中更有影响力。“在应急报道中,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播的声音将会无线扩大。”
英国 的新闻广播机构的BBC是广播数字转型的成功典范。在灾难发生时,BBC会采取“数字媒体优先”的方式,先于广播或电视的新闻时段,在移动端APP等平台上率先把消息发出来。同时,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实时滚动直播。
在日本:社区广播贴心到家
“除了国家和大型商业广播电台外,社区广播(CommunityFM)也在广播预警和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喻国明介绍。
灾难发生时,社区电台以本社区市民为服务对象,密切结合地域特色,社区居民积极参加,提供灾害报道和及时对策。由于社区新闻能够在 时间与民众进行交流,最了解民众的需求,因而得到广大听众的支持。
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开设了临时灾害广播。在此次地震报道中,社区广播成为临时灾害广播的主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抗震救灾作用。
在中国:应急广播自动匹配汉语、藏语、维吾尔语
国家应急广播,成了*府应对灾情的新工具,而应急广播的理念也已经慢慢被大家接受。
目前,国家应急广播手机客户端、国家应急广播网、手机应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