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收听 >> 在线收听资源 >> 正文 >> 正文

有声小说连载首席质量官103国学智慧

来源:在线收听 时间:2023/2/8
第章国学智慧13:45来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第章国学智慧

两种搞定的方式,实际上是两种思想的竞争,张绍基说。我觉得,可以把这两个思想归归类,一个叫《东周》的思想,一个是《论语》的思想。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属于东周时代的这些思想普遍地存在着,而事实上,这些都是相对落后的,是跟不上时代的。《东周》的思想代表什么?《东周》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这种行为都是不能长久的。所以在东周历史里面,很多人的成功,乃至很多国家的兴盛都是很短期的,周平王灭了他父亲,但他自己没有权力。家仆灭了诸侯,立马又被别人灭了。因为这些人、这些事都是不讲规则的,是规则的破坏者。东周乱世,礼崩乐坏,纷争不断,多源于此。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企业尽是半吊子?创业的时候搞得挺好,慢慢做大了,就不行了,为什么?短视、不遵守规则,是最本质的原因。我们现在缺乏世界 的企业,本质也在于此。

张绍基总结道,一言以蔽之,《春秋》《论语》是批判《东周》思想的。《东周》里的做法和想法被现代人奉为圭臬,现在人们做人做事都讲关系、阴谋、厚黑学。“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想必你很了解吧?

郑一铭点头,道,是郑庄公及其母亲姜氏和弟弟共叔段的事情,郑庄公的母亲偏爱幼子,为共叔段谋取好封地、权力,甚至和共叔段密谋造反。早期共叔段做得还不明显,也不成气候,有大臣让郑庄公留意并处置此事,郑庄公并不处置弟弟,只说其“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共叔段愈发嚣张,秘密集结*队,和母亲姜氏合谋,准备里应外合,推翻郑庄公。此时,一直放纵弟弟的郑庄公才出手,一举击溃了姜氏和共叔段的计划,共叔段不得不亡命天涯。

张绍基道,《东周列国志》认为郑庄公的做法是很有权谋的英雄主义。东周是崇尚耍阴谋手段的,现在社会上的人们也是看重这一点。但是,郑庄公虽然消灭了弟弟共叔段,却埋下了兄弟不和的影子。郑庄公的几个儿子互相残杀,使得原本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的郑国没落成了一个朝秦暮楚、软弱无能、处处妥协的弱者,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霸气。

而孔子的《春秋》中,一句“郑伯克段于鄢”,就给郑庄公的行为定了调。这就是你之前说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张绍基道。说“郑伯”,用爵位来称呼,而不是兄长;对共叔段也不称“公子”或是弟弟,直呼其名曰“段”,是因为他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不尊敬兄长。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来讽刺;写明鄢地,因为发生在国都之外,与国为敌;不写共叔段自己出奔,隐含了责难郑庄公逼走共叔段的意思,批判他机谋太重,不择手段。

孔子在书写历史的时候,不仅是在写历史,还在对事情进行客观的评价,而且这种评价是那种饱含正能量的价值观,张绍基道。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立场明确,态度鲜明。而在《东周列国志》中,都是既得利益者的价值观,用更适合现在社会的说法,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这两种思想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我们从东周中看故事,但要从《论语》和《春秋》中谈思想。《东周》和《论语》的差异,是战略和战术上的差别。所以我说,社会上歪风邪气看不懂就看《东周》,管理看不懂就看《论语》。我们不能舍本逐末,把东周中的尔虞我诈、把那些投机取巧和阴谋作为立身之本或是企业的核心思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那要看《论语》,《论语》讲的是什么呢?张绍基道。孔子一直在强调规则。放到现在,《论语》讲的就是一种管理的规则,按照规则办事。西方管理学提到的一些概念,在我们的《论语》当中,在我们上古先贤的思想中都是有迹可循的。西方讲企业文化,孔子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西方讲社会责任,孔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为什么张绍基说《东周》的思想跟孔子《论语》《春秋》的思想相悖,这回郑一铭可是清清楚楚了。东周思想就好比现在人们普遍的行事准则,靠关系,靠手段,而孔子思想正是对这些短视投机思想的驳斥。张绍基头脑清晰,讲得也十分透彻,董事长的那些理论,他都能看透其规律,并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局限性。

有些局限性,董事长也许知道,但他不愿意或是没办法去改变,就像当时董事长让马菁菁给自己讲搞定论那时一样,董事长打断了马菁菁,甚至否定了马菁菁一些过激的话语。只可惜张绍基在企业中不是决策者,徒有满腹才华,却不能投入实践帮助企业改进,真是一大憾事!

郑一铭又想了想,张绍基所说的那种外国的搞定论,并不能说只存在于外国,在《论语》等国学经典里,不也存在着搞定论吗?考虑怎么样把本质的事情去做好,这在原理上与外国的先进思想别无二致。难怪在上学时看到国外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讲到“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要从中国传统的国学思想中去挖掘”,当时他还觉得那是个笑话,现在看来,中国传统的国学思想,确实有它的哲学内涵。

事情做好了,自然就搞定了,真正的搞定不是靠耍手段,而是靠自我提升。由此看来,要搞定今井谈判团,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把电池厂的基础工作做好,做到位,不就行了?自始至终,找麻烦的并不是日本人,我们不需要搞定日本人,真正需要搞定的,是我们自己。

郑一铭把想法和张绍基说了,张绍基听了,连连颔首道,孔子经常讲要修身先从内部做起,就是这个道理,你算是完全领会其中的真谛了。我们现在的搞定,完全不考虑内部,只在考虑怎么样搞定对方,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理念。人情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悖论,这种搞定,只能是短期的,就算看起来一时成功,但实际上是不长久的,而且是危机四伏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扎实工作,特别是在合资这件事上,我真的希望我们能借和今井合作的这个机会,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在日企这儿,我们不要投机取巧。今井很有意愿来跟咱们东方电池厂合作,这个机会很难得。其实,根据我对董事长的了解,他应该是很想做好质量的,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很难真正出手。如果合资的事儿能做成,这肯定能给电池厂奠定一个做好质量的基础,会给公司制造一个翻身变革的机会。

郑一铭应道,我明白了。我们确实应该运用搞定论,但此搞定论非彼搞定论。要真的这么做,想来之后还会有很多困难,还希望您多帮忙。

张绍基笑道,那是自然。我们早已是一条心的战友了。

和张绍基谈过之后,郑一铭没有立刻去找赵进义反馈,而是又多等了几天。谈判每天都在进行,日日早起晚睡,如此“高强度”的谈判把电池厂的人个个磨得筋疲力尽。郑一铭特地选了一个谈判后的晚上,找赵进义谈搞定合资的事情。

好不容易结束一天的谈判,赵进义只觉得比在生产部赶工还要累上几倍,一心想着下班回去休息。但郑一铭说是商量一下如何搞定日本人,这让他猛地打起十分精神来。连日的谈判对他而言根本没什么意义,偏偏那些日本人死脑筋,一点不懂得变通,任凭自己磨破了嘴皮子也不肯有半点松口,倒是自己不知不觉妥协了好几点。和日本人谈判,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体力和精神上的双重消耗,要是现在有什么方法能把他们搞定,他真是一句废话都不想多说,赶紧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就是了。他现在连骂人的力气都快没了。甭管什么方法,赶紧搞定他们吧。

我和张总也讨论过了,郑一铭道。谈判一直处于瓶颈,我们属实应该运用一些搞定手段。

怎么搞定?赵进义迫不及待道。

郑一铭道,现在双方谈判进行不下去,是因为双方都在一些问题上不肯让步。有些地方,我们确实可以不必让步太多,但既然想要合作,一些小的让步还是不得不做的。

哎呀!赵进义打断道,甭说这些弯弯绕绕了,你就说怎么搞定他们?

郑一铭顿了一顿,道,所谓搞定,我们就得想想怎么能 限度地把事做成。今井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当然也不是说电池厂这边的利益就可以不要,我们只是双方各退一小步。他们想要运用他们的管理方式,那我们就另建一条生产线,单划出一个厂子,和原有的部分井水不犯河水。出口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得搞定他们。只有给今井他们想要的东西,才能真正搞定他们。赵总,您不妨考虑一下。

赵进义一听,说到头来,还是那个老方案。郑一铭已经跟他提过几次了,他表面上不置可否,其实心里始终不愿意。按照这个方案,自己原先的生产线虽然保住了,但单划出另一条生产线,到底是被分走了一块蛋糕。可是本来市长和董事长那边的压力已经十分巨大了,再加上评奖时出了那么一场事故,谈判僵持不下,他心里早已没有多少底气,再加上多轮谈判弄得人身心俱疲,有时他自己都觉得要不妥协算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日企会是这样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走投无路的此刻,郑一铭提出的这个方案无疑是个较好的选择。能保住大部分蛋糕,只被分走一块,比起向今井完全妥协,这已经好得多了。看目前的情况,他自己也明白,就算心里仍有不甘,但他其实别无选择。

郑一铭见赵进义半晌不语,有点着急。难道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各方面压力都这么大,这人还是不肯松口吗?他正打算再劝两句,只见赵进义沉沉地叹了口气,抬起头来时,竟是露出个笑来,说道,小郑,你的方案挺好的。搞个试验田,我也很赞同。那就这么办吧!

作者

刘天峰

长期从事质量工作

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研究

策划:栗世民邵甜甜郑晓可

本期编辑:郑晓可

演播:崔瀚文刘楚翘

剪辑:刘全奕

监审:沈艳阳

中国市场监管报社音伴工作室出品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首席质量官

电动车起火以后……

,他来了,他来了!

目录

第章深夜赶稿

第章路遇事故

第章五子登科

第章老领导秦伟民

第章屋漏偏遭连夜雨

第章质量部的待遇

第章雪中送炭

第章找工作

第章黑中介

第章祸不单行

第章借钱

第章医疗事故

第章真假医闹

第章峰回路转

第章高干病房

第章救命神药

第章亲戚贾思道

第章巨型酒窖

第章企业年会

第章祭祀

第章胙肉待遇

第章舞台之上

第章三杯酒

第章抽奖

第章身边的凶手

第章群体性事件

第章质量事故的后果

第章舆论

第章企业的叛徒

第章地盘之争

第章质量重要是个借口

第章事故处理

第章攀上交情

第章检测报告

第章五招绝杀

第章春节拜菩萨

第章董事长的份子钱

第章企业界的教父

第章五大理论

第章质量部长

第章部门聚餐

第章质量工作的潜规则

第章QC评审

第章质量部长不好当

第章挑选工作助手

第章和稀泥

第章打破平衡的代价

第章花瓶张绍基

第章火山口上的人

第章朱市长

第章坏事变好事

第章酒会

第章放心品牌

第章工作计划

第章高手胡博士

第章负荆请罪

第章文化和基础

第章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第章小区一霸

第章余文龙的手腕

第章董事长的用人之道

第章腐败的逻辑

第章团建室

第章质量部的伙伴

第章质量提升计划

第章“高质量的生活”

第章大意失荆州

第章免职

第章小人之心

第章知己

第章定心丸

第章维护

第章新的任务

第章协会考察

第章羊毛出在羊身上

第章赴日交流

第章见识日本戴明奖

第章旧设备的新用法

第章理念差异

第章董事长的儿女

第章月色

第章购物日

第章质量奖培训

第章培训夭折

第章告状

第章拜师

第章销售 的杀手锏

第章董事长的教导

第章电池厂的自评报告

第章谈判分歧

第章模拟评审

第章赵进义的怒火

第章同道中人

第章谈判瓶颈

第章折中方案

第章现场评审

第章针锋相对

第章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第章董事长的彷徨

第章压力

第章销售的祖师爷

第章搞定理论

更多好文

点击阅读

新华社访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知网又败诉了食用植物油中添加抗氧化剂更安全吗?

点亮在看,你 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