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收听 >> 在线收听优势 >> 正文 >> 正文

邹中海夏志红诗歌里的中山情

来源:在线收听 时间:2022/9/12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00720/8051694.html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中山情,中山人——浅析夏志红诗集《他乡是故乡》里的中山元素

夏志红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大到家国情怀,小到朋友之间的情谊,都能在他的笔下,流淌出一首首令人心动的诗歌。他的情感丰富,用真心真情书写脚下的土地,身边的生活,日积月累,攒下了丰赡的诗歌财富。在大量的诗歌作品中,描写故土,描写家乡,描写他乡的题材又占了很大的比例。

诗人夏志红

作为来自湘中腹地的新中山人,夏志红近五年来用他出版的两本诗集,涵盖了他对故乡娄底涟源和对第二故乡中山的乡土情结:一本是写家乡的《花山岭》,书中出现的那些人物景事,如电影镜头,经常在诗人的脑海中回放。一条瘦得不成样子的母亲河,和花山岭上那些无人打理的山花野草一样令他牵肠挂肚;一本是《他乡是故乡》,诗人用满腔赤城,写中山的每一寸土地,对中山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进行了最真实和生动的讴歌。诗集中融入了很多的中山地名,人文精神、情感和价值体现等。古老的街巷,纯朴的乡村,隆起的高楼,宽广的道路,美丽的风景……都被诗人就地取材写进诗中。尤其是那些感动人心又耳熟能详的风情风物和事件人物,都被他用诗意盎然的激情倾情书写和讴歌。他把对故乡的爱和情,悄悄地融进了中山这片热土。又把这片土地上的先进理念、创新精神、发展资源回馈给喜欢和热爱中山的读者。

诗集《他乡是故乡》

“香山的翠亨村/犁头尖山的那声虎啸/‘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威震华夏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胆识/不走回头路的罗三妹山/创造了‘四小虎’的时代……湾区枢纽, 定位/久久为功,精品中山/奋进只争朝夕/实干不负韶华”(《中山:重振虎威》),夏志红很爱中山,不但自己身体力行投身到中山的伟大建设中去,而且用手中的笔,心中的诗宣传中山,让更多的人爱中山的万事万物,爱中山的宽广与辽阔,就如爱他的家乡,爱他的花山岭和母亲河。“光脚丫头走在步行街道”(《中山步行街》)“用宋朝风骨阜峰文笔/站在石岐山的塔尖”(《烟墩山》)“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向学,尉为国用”(《中山纪念图书馆》)“卷起裤腿与农民兄弟一起同劳动/挽起袖子和农村姐妹一起唱咸水歌”(《崖口》),这些来之于对现实生活的记录、思考、吟唱的诗歌,让我想起了千古绝唱的《诗经》。

夏志红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赤子,从*队转业到地方已二十多年。数十载寒暑,近四十年在广东这块改革开放的土地上耕耘,他的的思想、情感已深深地植入了这片土地。情与爱的播撒,也让他的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春意盎然!他对广东,特别是中山的发展变化,了然于心。

尽管走遍中山,还是那口涟源话,但字里行间,流出了洋溢的中山情。

众所周知,年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威胁全国,美丽的中山也未能幸免。但天漏了补天,堤决了治水,外“疫”来了拒“疫”抗“疫”的中山人,发扬敢为天下先的中山精神,各行各业的新老中山人特别是那些身处 线的医务工作者,逆风而行、众志成城,一切行动听指挥,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勇赞歌。身为诗人的夏志红,以敏锐的目光迅速捕捉,用一支饱含浓墨的笔,记录了这一珍贵的历史瞬间。

翻开《他乡是故乡》这本并不算厚重的诗集,却感到了不同的分量。握在手里和心里的那些诗歌,重到有时都感到握不住。一首《奇迹的中山元素》,把我拉回了布满愁云的年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武汉与中山/远隔千山万水/长江和珠江流入大海/却与武汉和中山灵*依连/蛇山脚下的 枪响/了却了犁头尖山下伟人的夙愿/黑暗驱散迎接光阴//武汉的疫情肆无忌惮/威胁着炎*子孙的生命/中山人在行动博爱情怀/四名中医名家逆行走进高危隔离室会诊/请记住他们英雄的名字一一李乐愚、赖海标、缪灿铭、缪英年……”(节选《他乡是故乡》)。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四位中山籍的中医专家披挂出征,逆行而上,用生命的担当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叫白衣天使;用大无畏的精神论证了什么叫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新老中山人。是的,他们用并不响亮的言语或并不伟岸的身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什么才是时代英雄,什么才叫英雄本。当我忍住眼泪,忍住悲伤读完了这首诗时候,我的眼前浮现了一幕幕:厚重的防护服下,是他们与病友们零距离忙碌的身影。仁心在他们的心里,病*也在他们的身边!这一刻我同样感到了夏志红的悲壮,他用笔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实,让我们重温了那些感动人心的过往,至今读来,仍然揪心揪肺,热泪盈眶!

爱美是每一个女孩的天性,拥有一头飘逸的秀发,是每一个女孩梦寐以求的向往。可疫情来时,冲上一线的医护人员就像上了战场的战士, 个要求就是要剪掉一头秀发。中山的一位白衣天使,平和的语气里没有半点犹豫,“我是*员冲在前!”夏志红老师以战地记者般的敏感,把这句话的伟岸浓缩成了一首精华,释放着木棉的高洁。木棉是岭南中山最为常见的高洁之花,高大挺拔,花香四溢。即使落光了叶子,它仍然以有劲的臂杆刺向天空。这些花被诗人在多首诗里引用,也赋予了时代的意义。出征或留守在 线的医护人员,被他以一个老兵的庄严,向南国的木棉花致以时代的*礼!当中山市第三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十八勇士开赴之际,他首创了十八两行藏头诗,把十八勇士的名字,以诗歌的形式抒写、传诵。皆诗在表现手法好,除首尾两节为五言四句外,镶嵌人名的部分,皆为五言两句,整齐划一,如部队里列队的士兵,留下的名字和诗歌一样恒美!诗歌排列异常整洁,犹如铜墙铁壁。不知诗人在进行组合时,带着*人的刚阳与坚毅,是否还有以下隐喻:英雄出自平凡,中国是一块铜墙铁壁。

这样的诗章在这本诗集里还有很多很多。每一首诗,都承载着时代的痕迹或故事;每一首诗,也都倾泻着诗人真挚的情感。随着他的诗里的诗情转转,又跟着他的步子到了《民生路》:“冬日长满冻疮的脚手/走在刺骨严寒泥泞的乡间小路去上学/捏着冷红薯簇拥取暖火提篮的稚嫩/很久很久走着的路/深一脚浅一脚一晃到中年/离故乡越来越远/某年的冬天/我唱着春天的故事/结束了漂泊举家停留中山/东奔西跑天天走上这一条路/后来才知道 真有“民生路……”(《民生路》》这首诗釆用新旧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的无限的感慨。

诗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的湖南农村,那个时代举国上下都是食不果腹的年代,全国人民都在过苦日子。诗人在十八岁高中毕业那年,从农村来到了*营,再从*营到了他的“第二故乡”中山,实现了从一个穷小子,到小康生活的飞跃。走在民生路上,引起了诗人的遐想。就如投进心湖的石子,泛起波澜, 把它们一点点收集,写出了《民生路》,最终也把它收集到这本《他乡是故乡》的诗集之中,构成了重要的中山元素!

夏志红老师常年走在中山的大街小巷,对中山的发展和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家乡在他乡之间,他乡长在家乡的怀里,长时间的碰撞磨合,家乡与他乡,早已融合一体。当然也会让他的诗情变得异常丰富而敏锐。所以才出现了一个写故土情怀与众不同的诗人夏志红。《他乡是故乡》和《花山岭》,就如涟水与石岐河上璀璨的明珠,在他乡与故乡之间散发着无穷的诗意。

写完此文时,夜已深。天上星光点点,中山城内外,在辽阔恬静中闪烁。掩卷沉思,故乡在山峦深处,或许正是夏志红老师用家乡的情思,凝结而成的中山元素。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次则打赏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 作品,给予50-元奖励。 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