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收听 >> 在线收听优势 >> 正文 >> 正文

蒋绍斌故乡的腊月

来源:在线收听 时间:2023/2/13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故乡的腊月

腊月,是农历十二月的俗称。《隋书·礼仪表》有“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的记载。说腊,含有新旧更替、辞旧迎新的意思。所以在民间,腊月被看成是春节的序曲,备受城乡人们珍惜。寄居武汉,已很有些年头。日前,妻子从超市购物回来,说起有老家的酥糖和山药在那里卖着,想到这些都是鄂东老家腊月必备过年食物,我便忆起故乡那浓浓乡土气息的腊月来。

(注:图文无关)

故乡的腊月,是鞭炮与锣鼓交响演凑出的喜庆。乡村迎亲嫁女, 就是腊月。你听,激昂的唢呐掀动着冬天娇羞的盖头,震天的鞭炮点燃了村庄粗犷的激情。腊月的村庄,往往张家迎亲的鞭炮没歇下来,李家嫁女的锣鼓又震天响起。不管谁家有喜事,纯朴善良乡亲都会自发地到这家“忙喜”。男人搬桌摆凳,女人洗碗配菜,孩子们在人群中跑出跑进,为的是讨要瓜子喜糖。

故乡的腊月,是灶屋煮出的传承千年的醇香。乡村腊月烟火的滋味,比平时丰富且生动得多。无论是腊八这天的腊八粥,还是杀年猪时煮的杀猪饭。所有的蒸煮烧烤、油炸煎炒,从灶房溢出来的香味,永远都是香中带暖。暖了寒冷,暖了乡情。

故乡的腊月,是洗出的风景和晒出的幸福。晴好的日子里,新媳妇和婶娘们结伴去河边洗冬,棒槌声中,婶娘们总会边洗边打趣新人,羞得小媳妇一脸绯红。陶醉于 欢乐的河水,来不及缓过神来,就被红被面,绿床单,花衣服把脸蛋涂抹得色彩斑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腊月农家的屋檐下,挂满了冬节时腌制的腊货。无论是油光满面的腊肉,还是红扑扑的腊鱼,亦或是*澄澄的鸡鸭,伴着一串串干红的辣椒就这么随意地晒着,晒出了丰收的殷实,也晒出了农家沉甸甸的喜悦。

故乡的腊月,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是*牵梦绕在游子心头的乡愁。一到腊月,父母总是盼望着远方打拼的孩子能早日回来。归心似箭的游子,纵使离家千里,也要在腊月里赶回家中。随着远方的游子归来,冬闲的田畈地,成了现成的停车场;随着家的游子归来,居家的温暖就无处不在;随着村庄的游子归来,冰封的冬季多了无限的乐趣与生机。有了人气的村庄,平时寂静的村巷一下子热闹起来,村子笼罩在一片祥和喜庆的氛围中。

故乡的腊月,是物质丰裕的海洋。忙年的人潮水般涌进镇上,面对街市上琳琅满目的年货。男人买烟买酒,两脚生风;小孩买糖买炮,连蹦带跑;平时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婶娘,此刻也像喝了迷*汤,为家人买鞋置帽,一脸幸福和满足,竟忘了自己还有门讨价还价的手艺被冷藏。

故乡的腊月,是阵阵鞭炮催生的欢乐与童趣。看,冲天炮伴着孩子们的尘叫声中在天空炸响;闪光雷带着焰火在房前屋后激情飞扬;五彩的烟花从四面八方方向村庄的上空靠拢,鲜活又热烈的气氛,在静寂了多日的村庄喧哗,驱散了乡村冬夜的清寒。

故乡的腊月,是年三十的喜气洋洋。贴春联,粘窗花,大红灯笼高高挂。团年饭桌上,香甜的米酒打开了儿女对父母的愧疚,贴心的祝福流淌着父情母爱的关怀。三十的晚上通宵达旦的灯火,辉煌映红了除夕守岁人喜悦的脸庞。待到子夜的钟声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竹声穿入云霄响彻村庄。看夜空中升腾起漫天的焰火,聆听年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才明白这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热闹景象,是新年送给故乡腊月 的吉祥。

作者简介:蒋绍斌,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华商报》《楚天都市报》《雪莲》《今古传奇》《幽默讽刺》《金山》《散文诗》《微型小说月报》等各级报刊。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