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0日消息(记者雷恺)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朝花夕拾》报道,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写道:“故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颜鲁公就是颜真卿,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有影响力的大师之一,颜体奠定了颜真卿在楷书届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是很多书法爱好者临摹苦练的对象。去年,许多“颜粉”冲着《祭侄文稿》漂洋过海到日本看了颜真卿的书法特展。今天我们要带您去看的这份颜真卿真迹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被看到过的,它刚刚被陕西考古人员考古发掘出土,尤为珍贵,这就是出土于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元氏家族墓葬中的“罗婉顺墓志”。
接下来,跟随探宝人、总台央广记者雷恺去看一看。
我是总台央广记者雷恺。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泾渭考古基地,我就看到了考古人员从3座北魏皇族后裔元氏家族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有墓志、铜钱、陶灯、高足银杯、陶人俑、陶动物俑等多件组,我们今天要探访的“罗婉顺墓志”就在其中。考古队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告诉我,这些墓葬都遭到了早期严重盗扰,但幸运的是,墓志都还在,墓志上的文字透露出准确的历史信息。
许卫红说:“虽然墓葬也被盗了,但墓志在原位。它跟墓主人的关系、墓主人和李唐家族的婚姻关系啊,通过墓志的内容,能扒出许多历史的信息。”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城考古队执行领队张杨力铮表示,在本次发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确定为元氏家族的墓葬总共是3座,出土的墓志总共有4盒,这些墓葬都遭到了比较严重的早期盗窃。本次的考古发现可以说是很幸运的,虽然经过盗掘,但是所有的墓志至少这4盒墓志都在,所以我们也推断这可能是一个早期盗扰形成的,因为早期盗扰对于墓志来说一般是不会盗走的。
罗婉顺墓志的志盖、志石呈正方形,长宽大约50多厘米,志盖周边装饰有线刻缠枝花草以及四神。志盖篆书16个字“唐故龙门令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之铭”,志文楷书字,27行。在墓志的右下角,我清楚地看到“长安县尉颜真卿书”8个字,这就明确地告诉世人,罗婉顺墓志书丹者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文内自称为长安县尉。张杨力铮说,罗婉顺卒于天宝五年也就是公元年,第二年与丈夫合葬。而颜真卿在天宝五年由醴泉县尉升任长安县尉,时间上正好吻合。
张杨力铮说:“目前我国国内的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还是以碑刻为主,国内现在现存的实体的碑刻可能只有10余件,有一些有拓本传世,但是很多原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或者战乱中就已经毁掉了,已经找不见了。而且我们现在发现大多数、不是说所有,大多数都是颜真卿晚年的作品。目前碑林博物馆里面藏有颜真卿的7件书碑已经是国内最多了,它分别是44岁时写的多宝塔碑、56岁时写的郭氏家庙碑,还有争座位帖、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等等,这些都是他偏晚时间所写成的书法作品。目前国内所见纪年最早的是传洛阳出土的王琳墓志,王琳墓志里面自载是开元29年写成的,但是这个墓志从公布情况来看的话,它应该不是科学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本次我们所发掘的罗婉顺墓志室目前国内发布所见的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的书籍珍品,38岁时候写成的,天宝五载。这个时期颜真卿的书体特征跟他晚期的作品的确不太一样,但是已经有一些书法特征的端倪已经显露,”
颜真卿为什么会给一位贵妇人书丹墓志?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罗婉顺墓志的撰文者李。李这个名字我们现在可能都不太熟悉,但他在当时可是大名鼎鼎,连诗圣杜甫都给他写过不止一首诗歌,最著名的就是《饮中八仙歌》。
张杨力铮说:“元大谦、罗婉顺、元自觉这三个人的墓志的撰文者都是汝阳王李。根据唐史的记载,李又名李纯,他是让皇帝李宪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的喜爱,给他封为汝阳郡王。李本人爱好文学,与贺知章等人关系也比较好。李宪是在武周后期*治动乱之后,当时面唐朝面临的一个问题,该拥立谁为新的皇帝?李宪是李旦的长子,按理说应该是嫡长子继承,但是三郎李隆基的功绩又是最大的。那么就产生了个问题,如果一旦处理不好,有可能导致皇室的内斗或者说国家的分裂。这个时候李宪主动让李隆基去继承皇位,他就封为宁王。李隆基跟李宪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在李宪死后,李隆基追封他为‘让皇帝’,并且给他‘号墓为陵’,把他的墓葬提升了一个级别,叫惠陵。给他的妃子元氏也追封为恭皇后。前面说到李是一个文艺青年,杜甫曾经就给李晋写过不少诗,写过《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还有《八哀诗》,都是给李写的进献诗,而且篇幅还很长。尤其著名的是杜甫所写的《饮中八仙歌》里面所提到的‘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说的就是汝阳王李。他本人是个文艺青年,又很爱喝酒。李给元氏家族写的墓志的文章内容是一个很难得的他的文学作品的现世。”
汝阳王李为什么会给元氏家族撰写墓志呢?张杨力铮解释说,因为李的母亲就是元家的女儿。
张杨力铮说:“元大简他的其中一个女儿应该嫁给了唐代的‘让皇帝’李宪,这个在墓志里面是有体现的,这个是元大器的墓志写堂姐宁王妃,就是元大简的女儿,应该就是元大器的堂姐了。李宪最初就被封为宁王,他们的后代就是汝阳王李。这个家族跟李唐皇室有比较密切的姻亲关系。”
原来,当时38岁的颜真卿和汝阳王李不仅是唐代都城长安城圈子里的人,还是文艺圈里的文艺青年,而李又和元氏家族有亲戚关系。这就不难解释颜真卿为什么会给没有什么交往的北魏皇室后裔书写墓志了!
张杨力铮说:“我们现在来看,颜真卿和罗婉顺应该是没有什么密切的亲戚关系的。有可能因为罗婉顺家族跟李的关系比较好,而李又是一个结交圈子很广泛的文艺青年,他跟贺知章、李白、杜甫这些人可能关系都比较好,颜真卿在早年的时候在长安小圈子里面可能也是小有名气,因为他在开元年间就登进士第,还雁塔留名,尤其是他写字、写书法、练书法,可能也是一个文艺圈的名人,大家可能就产生了一个交集,通过这层关系可能他给罗婉顺写了这篇墓志。”
主持人:这次考古发现的罗婉顺墓志在颜真卿传世书法作品中有什么地位?颜真卿早年的书法作品有什么特点?对他“颜体”的大成起到什么作用?总台央广记者雷恺专门采访了著名碑刻专家、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雷恺:陈老师,我们知道,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7件颜真卿书碑,其中包括“多宝塔碑”“颜勤礼碑”两件国宝级文物,那么,这次考古发现的罗婉顺墓志它在颜真卿传世真迹中是个什么地位?
陈根远:它让我们了解到颜真卿早期是怎么样的一个书法状态!它是如何形成了后期这种大气磅礴的这种书风,是早期的珍贵资料。而且我说近30年来,我们在洛阳曾经出土砖厂挖砖,挖出个墓志,或者流散到社会上。你比如王林墓志,它有两个版本,都不知道哪个是真假,有所怀疑!这个是科学发掘的,绝对,而且还有伴出物,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现在传世的所有的碑石,没有一个是考古发掘出土的,这是颜真卿所有碑版中唯一考古发掘出土的,它让我们了解到颜真卿早期书法的风貌,跟他后来不一样,他的成长我们更明白了!
雷恺:从这个墓志看,颜真卿早期书法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它对颜真卿后期“颜体”的形成起到哪些作用?
陈根远:我刚才就说了,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当然所谓天才是出自于勤奋,他早年是博采众长,特别是像比如说褚遂良学习,有前代的墨迹,还包括民间的书法,所以我就刚才说了,他还有初唐的一些风范,比如写的比较纤巧,怎么讲呢,比较秀美,到他44岁以后,特别是50岁以后,他完全没有追求精巧的这种想法,就是要追求阳刚正大,颜真卿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亚圣,就是因为他的书法风壮醇厚含蓄又充满力量,这是儒家最推崇的精神,也就是说颜真卿书法的美学底蕴深契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人的指导思想。我举一个例子,你比如说过去人评价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到底谁写的好?说欧阳询“森森然如武库矛戟”,写得轻钢峭拔。但是君子藏气,你就不如虞世南。为啥?就说你这骨力没有问题,但是你的含蓄就不如虞世南。它说明什么问题?就中国人的思想里它认为你第一你肯定要有骨力,书法就要有骨力是吧?但是你又要圆融,又要宽博,就是你外表看着还蛮敦厚,实际上在原则性问题上特别原则,这是中国人特别讲究的,或者说你特别原则,但是实际上外头很圆融,很宽、很包容很雄厚,所以颜真卿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成为亚圣。
陈根远:我刚才说了初唐的书法还笼罩在二王以及从北朝以来的这种连续上,真正形成唐人自己书法风貌的是颜真卿,到颜真卿出来的时候,就是苏东坡说过他雄秀独出、浑圆刚劲刚进、博大开张、不复以姿媚为念,所以他就是书坛的阳刚正大,而且他是高度的人品跟书品是一样的。你比如说清初的或者明末清初的王铎实际上写的非常好,但是王铎是明朝的大臣,投了清了,人们都对他有所有所鄙薄。颜真卿基本上都是说他好。日本大展的名字叫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就他转移了王羲之以来书坛的这种风尚,形成了这种阳刚正大,刚健开张的这种书风,是划时代的,雄秀独出就是横横空出世,跟别人都不一样,艺术最主要的是展现个性?他就特别有个性,而且个性又极高极好。它早期还是那种比较秀,而且纤细,它晚期是非常的风壮圆融。你比如说包括有些横这种顿了以后稍微拐个弯,行比在收笔像褚遂良这些,他后来绝对不是这样写的。比如说你把多宝塔放在这,或者把郭家庙放这,完全不一样,但是他何以成为自己的风格,当然跟时代的际会、自己的才华和他早年的博采众长有绝大的关系,你没有持之以恒的广博的学习怎么能够成长!你看这个“於”两个点,行书写楷书要有行书的笔意,延展性是非常高的。当然因为颜真卿26岁中进士,唐代你要当官,4个要求,其中有1个就是书法的写的好,你弄不了你也基本上不容易当很大的官。当然颜真卿又是写的好里头的最顶级的,他比较牵巧精雅,到晚年他就是开张磅礴。
雷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的书法。颜真卿的书法和大唐盛世也是相关联的!
陈根远:对,这是互为表里的。所以我刚才说了,李泽厚先生认为盛唐之音书法上的代表是颜真卿,诗歌中是“长啸一声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他们是盛唐之音,就是这种奔放、进取、不弃的这种时代精神,就是宽博、开张、包容、雄厚,唐人真正形成唐人自己风貌,唐朝人的书法,颜真卿就完全形成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