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收听 >> 在线收听介绍 >> 正文 >> 正文

*工太行第三集听这是我们自己的炮声

来源:在线收听 时间:2023/6/8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211124/9860316.html

第三季

《*工太行》

第三集:听这是我们自己的炮声(下)

主持人王萍:

欢迎收听系列微剧《红色守望》,我是主编王萍。在炮弹的试制过程中,曾多次遭遇险情,甚至出现了研制车间整体伤亡的不幸。一起来听太行抗战研究院特聘志愿者韩建忠的讲述。

(杨家庄村八路*兵工厂旧址)

嘉宾韩建忠:

年4月,最后组装炸弹的时候,发生爆炸。当时,魏增起在现场,正巧走到西边的房子,他刚进屋,东边的房子就发生了爆炸。爆炸当场就炸死了六七个人。其中,魏增起就被巨大的气浪给冲了出来,跌落在院内,把锁骨摔断了。但是,他第二天仍然坚持继续参加工作。

*工烈士中,现在已经找到了陈守信、许寿鹏、孙慎言三人的墓碑。从历史上来讲,在杨家庄村里像这样的烈士墓碑,田地里有十几块。很多起事故,都是要实验新的武器,如地雷等。准备实验过程中,突然绊倒了,一绊倒就把引信就拉着了,当场就炸死很多人,这种事故经常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持人王萍:

八路*的*工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依靠丰富的经验和缴获的实物,在改进敌人掷弹筒的基础上,于年4月仿制出了40门掷弹筒。八路*称之为五零小炮。一起来听八路*研究会太原分会霍平分霍老的讲述。

嘉宾霍平分:

一直到抗战结束的时候,已经造了门五零炮。后来,嫌五零炮口径太小,又改成六零炮。为了打碉堡方便,又制造小炮,在五零小炮前面安装支架。所以,很多人在照片上看到的有支架的小炮,实际上掷弹筒是没有支架的,有小支架的是五零小炮,为了支撑后,平射打碉堡射击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持人王萍:

从年初到抗战结束,仅八路*总部*工厂就生产出掷弹筒具,炮弹20万发,装备了近30个团,师等主力部队基本做到了每个战斗班配备一具,显著提高了八路*的战斗力,缩小了与日*之间的火力差距。年6月,在日*的“五一扫荡”中,日*的冀渤特区司令官、旅团长坂本吉太郎,就是被我们八路*自己生产的掷弹筒发射的炮弹击毙的。一起来听太行抗战研究院特聘志愿者韩建忠的讲述。

嘉宾韩建忠:

在抗战初期,对日寇杀伤最有力的武器,八路*最先进的武器就是掷弹筒。而且,刘鼎是留德的留学生,很有水平,掷弹筒投入战场试用以后,给日*的杀伤是极大的。之后,日*就打探消息,想知道八路*的掷弹筒是在哪生产的?日*对杨家庄村进行了几次扫荡,但是,除了烧房子,机器设备基本都没有被破坏。等日*离开后,八路*再把机器拉回来继续生产,而且还帮助老百姓在盖房子。

(杨家庄村八路*兵工厂旧址)

年11月,杨家庄村成立了炸弹厂,给日*造成重创后,得知杨家庄村有兵工厂,日*要对杨家庄村进行“扫荡”。八路*师当时已经离开左权县,得到消息以后,驻扎在河北阳邑的师旅接到命令要伏击日寇。师旅连夜启程翻山越岭,当天就到达了大南庄河沟的东头。白天驻扎大南庄以后,又半夜起身越过河沟,前往设伏地点。

当时,经过杨家庄村前往设伏地点的部队,是师旅的团。因为杨家庄村生产手榴弹,团在路过杨家庄村的时候,每一个路过的战士一边走一边拿手榴弹,整箱子整箱的手榴弹就放在战士经过的路旁。战士只要装在身上能拿动,就一路走,一路拿,杨家庄村满足供应。

(杨家庄村八路*兵工厂旧址)

杨家庄村老百姓没见过这阵势,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而且,全是精兵强将。团从这儿过去以后,就在煤窑沟设伏。然后,打日*的伏击战,附近的村庄民兵都参加了战斗。另外两个团都在哪呢?全部沿着清漳河一直到杨家庄村这条线上,在山的两边就地埋伏。那次日*扫荡杨家庄村没打进来,就去左权县城会合去了,经过煤窑沟时,伏击战打响,一共打死了多个日*。所谓著名的煤窑沟伏击战,说穿了是杨家庄兵工厂保卫战。

主持人王萍:

杨家庄村,在左权县城东75华里处,“八路*杨家庄兵工厂旧址”就位于这里。他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八路**工发展的全过程。兵工厂分布在杨家庄村9处院落中,包括朱德、彭德怀、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此指导工作时的旧居,以及兵工铸造院、翻砂院、指挥部、资料室等等地方,一起来听左权县红办主任姜杉的介绍。

(杨家庄村八路*兵工厂旧址)

嘉宾姜杉:

为什么八路*要把兵工厂选在这儿?首先,群众基础相当的好,民风淳朴。同时,在年之前已经有了牺盟会的老会员在这个村里面逐步的活动,宣传抗日,这是一个群众的基础。在一个自然条件相当好,四面环山,就这一条山沟,从西有一个进口,东面可以出去,出去以后,能跑到河北的邢台。它是一个看似闭塞,同时交通又便利,可攻可守可退,这么一个地理环境。

再一个就是物产相对丰富,这个地方土地不是很多,但是,这个地方有副业,比如说核桃、花椒、柿子,这些东西造就了杨家庄村。村里有一个很大的财主叫杨来秋,这个财主是一个好人。八路*来了以后,他把粮食都拿出来供养八路*,同时,他把自己的银元也拿出很多,来资助八路*购买设备、原材料。所以,从这三方面让八路*选择了这里作为兵工厂。

(杨家庄村八路*兵工厂旧址)

其实,从年11月中下旬就开始进入这里。当时,先以八路*师的炸弹厂身份进驻。进驻以后,由老红*杨西路担任厂长,在这里负责经营。

杨家庄村兵工厂从年一直工作到年才逐步分流出去,到其他地方建设新中国的兵工企业,在这有九年的历史。所以,这个村子是八路*兵工史上一个从开始到结束,时间跨度长久的村庄。

杨家庄村并不是很大,总共60多处院落。在这60多处院落里面,可以说,每一处院落里都留有八路**工留下的痕迹。可以说,家家住过八路*子弟兵。甚至,杨家庄村里面的男女老少都为八路*的兵工事业付出过很多的劳动。

(杨家庄村八路*兵工厂旧址)

在杨家庄村兵工厂里面有很多老百姓(当时叫做民夫),他们支援前线。当时,老百姓接到命令以后,自带40天的干粮,自己背着自己的行李去*崖洞,帮助八路*在*崖洞建设兵工厂。所以,杨家庄村里面的男女老少,都为八路*兵工事业及抗日战争做出巨大的贡献,这是一个红色的村子。

主持人王萍:

重回兵工厂旧址,我们不难发现,抗战时期的兵工生产条件简陋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在敌人重重封锁和频繁的“扫荡”之下,材料、设备、技术都极度缺乏。生产初期,车床甚至是靠人工摇石磨盘来带动的。很难想象,兵工战士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和危险,完成掷弹筒及其弹药的试制和生产的。

抗战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虽然中国是最终的胜利者,但是,纪念馆里那些锈迹斑斑的日*武器,仍然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决不能忘记当年日*就是拿着“小砸炮”这样的武器来侵犯我一泱泱大国。如今,我们并非生活在没有战争的时代。而只是有幸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国家,身家虽安,忘战必危,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历史。

用声音还原昨天,用信仰指引未来。红色守望系列微剧由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广播电视报社联合出品。

出品策划:王萍、樊亚萍、王志*

撰稿:毛旭初、王萍

录音制作:李思远

设计:刘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