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有很多关键词,“元宇宙”、“NFT”、“创作者经济”......跟音频行业相关的“耳朵经济”也算一个。去年年初Clubhouse一度大火,随后播客、语音聊天室成为各大社交媒体的标配,国内这边,喜马拉雅也借着“耳朵经济”的热潮赴港上市。
不过,在音频赛道会有一个现象,大多尝试会从音频社交切入,然后是播客、最后是有声书,这是因为进入的门槛是依次升高的,在有声书细分领域,版权对市场玩家的资金实力要求非常高。但另一方面,有声书同样有着非常大的增长潜力。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数据显示,年的时候全球有声书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26.7亿美金,并且在年~年间将保持24.4%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金。在当下,两位数的CAGR实属难得。
~年全球有声书市场规模变化,数据来源:grandviewresearch
但因为上述问题,在这样一个增量市场中,很少有中国厂商入局,大家主要在语音房赛道“厮杀”。那么现有的有声书市场状况到底如何?这个赛道到底有没有机会?就此,白鲸出海在前一段时间的Google创业训练展示日活动中采访了有声书厂商书阅(LazyJoy)的创始人兼CEO于勐。Google创业训练营项目,聚焦中国出海创业企业,旨在为其提供开源技术、市场、策略、团队建设等全方位支持,从而加速入营企业成长,无需股权回报。
书阅的创始人兼CEO于勐
有声书市场仍有很大空缺,高收入国家的Android用户可能是突破点
书阅成立于年,办公地点位于北京国贸,是一个创业团队。虽然成立时间很短,目前公司的规模也不大,但是书阅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做一个全球版喜马拉雅FM,把国际有声书+电子书卖给全球的用户”。
书阅的创始人于勐在创立书阅之前曾担任过蜻蜓FM国际部的总经理,以及中国最大的有声书CP酷听的CEO,并且在年的时候建立了亚马逊Audible中文频道。
谈到创立书阅的初衷,于勐表示,一部分来自于对市场机遇的洞察,一部分也来自于自己的兴趣。
提到有声书的时候,于勐难掩兴奋。“我自己一直都是一个有声书重度爱好者,每天都会花好几个小时在听有声书上。”于勐表示,选择有声书赛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自己对有声书这种内容形式的热爱。另一方面,于勐也观察到海外的有声书市场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首先是有声书这个行业近几年增速非常的快,像上文中数据所示,全球有声书市场近几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接下来的几年也会有非常好的增长势头。
同时有声书是国际公认的现金流业务,因为用户要听有声书就要为内容付费。以Audible为例,根据SensorTower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份亚马逊旗下的有声书产品AudibleiOS端的月流水达到了万美金。
10月份AudibleiOS端月流水,数据来源:SensorTower
“目前有声书还处在一个增量市场的阶段,因此即使市场上已经有了Audible这样一个有着非常强营收能力的玩家,但是新玩家仍然有非常大的入局机会,所以书阅入局,不会与亚马逊直接竞争,而是去填补Audible没能满足的市场空缺”,于勐表示。
据于勐的观察,对有声书有着非常大需求的主要是高收入国家的用户。有声书在高收入的国家有着很高的渗透率,比如美国的有声书渗透率达到了26%。而且这个渗透率是平均分布的,在美国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基本上都会听有声书。
而从阅读设备来看,使用Android手机的人群还有着很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还是以美国市场为例,绝大多数iOS用户都被iPhone自带的播客App和其它大厂开发的有声书产品覆盖到了,但是很多Android端的用户还没有被覆盖到,因此新入局的有声书玩家在Android用户群体中可能机会更大。而综合来看,高收入国家使用Android设备的用户可能是对有声书的需求最大的群体,也是出海厂商应该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