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收听 >> 在线收听前景 >> 正文 >> 正文

听祖国的声音夏青原声复刻,讲述红色电

来源:在线收听 时间:2023/8/11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90326/6995336.html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90326/6995336.html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90326/6995336.html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90326/6995336.html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90326/6995336.html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90326/6995336.html
00:30

夏青,新中国我*培养的第一代播音艺术家。年,他曾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年,播出了周恩来追悼大会悼词和毛泽东逝世时的《告全*全*全国各族人民书》;在*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全文宣读了《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被听众誉为“祖国的声音”。

翻开厚重的中国共产*百年*史,从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红色故事、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是中国共产*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最好的见证。

建*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3月22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正式开播,同步在总台央视新闻、央广网、云听等新媒体平台上线。位讲述人,用“最美声音”刻录百年记忆。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这里是用现代技术复制的、老一代播音员夏青的声音,所讲述的这件文物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部广播发射机。从这里发出的红色电波,曾经穿越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震撼民族解放的万里长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部广播发射机(国家博物馆藏)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这台重要的广播发射机曾辗转多地,最终被带入北京,安置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如今,外表锈迹斑斑的它静静矗立在展柜中,如同一位胸前挂满*功章的老人,默默讲述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时光倒转到八十多年前,我们来听听这台广播发射机的故事。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延安被严密封锁,原有的纸质刊物已经无法适应宣传形势需要,通过广播宣传*的抗日主张迫在眉睫。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常瑞卿介绍:“要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中国共产*为了冲破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反动派的地域封锁,决定建立自己的人民广播电台。”

没有大功率发射机怎么办?年,转机来了。延安新闻纪念馆原副馆长李娜说:“在年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右臂骨折,赴莫斯科疗伤。年的春天,他回国的时候向共产国际争取到了一台广播发射机,经过长途的跋涉才运回了延安。”

这台苏制广播发射机被拆卸打包,从莫斯科空运到新疆,再用汽车经兰州、西安辗转数千公里运抵延安,像拼插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再被焊接起来。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

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筹建电台。周恩来专门指派曾经在清华大学学习电机工程的傅英豪、唐旦夫妇负责发射机的技术问题。傅英豪曾回忆说:“当时我双手一拍大腿就跳起来了,很惊讶地问他,‘你说什么?去延安?是不?去建设我们*的红色广播电台,是吗?真的?’”

傅英豪、唐旦夫妇在延安

在延安城以西19公里,只有三十几户人家的偏僻小山村王皮湾村被选定为发射台台址。发射机动力不够,傅英豪就找来报废汽车的引擎,用皮带连接到发电机上。傅英豪的儿子傅延延回忆,父亲在世时总说,每个人都把器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延安西川王皮湾,朱德主持选定这里为广播电台台址

傅延延说:“有一次管子漏气了,坏了,他就特别悲伤,抱着管子像抱着小孩一样。这就能看出来,他拿那个当做他自己的生命。”

饱经风霜的土窑洞记录着当年广播人的勇气和艰辛。没有降温设备,技术员在窑洞墙壁上凿方槽填冰块;缺少发射天线架,就用三根大树杆捆成“丫”形竖在山上;没有报时器,播音员就用筷子敲碗,发出“铛铛”的声音。

英籍专家林迈克教授和电台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改装广播发射机

电影《声震长空》:

“铛……铛……铛……”刚才最后一响是上海时间19点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请记住,我们的频率是:波长61米,周率千周……

年12月30日,王皮湾村十几平米的窑洞里,中国共产*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第一次呼号XNCR,“X”是当时国际规定的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英文字母,“NCR”是“新中国广播”的英文缩写。当时就读于西北大学的赵勉回忆,对于抗战*民来说,这个呼号代表延安,代表希望。

赵勉说:“那时候又高兴又紧张。高兴得呀,又该到听广播的时间了;紧张呢,就是周围有特务学生,你得偷偷地,钻到被窝里头小声地听。有人轮流值班,把广播都记录下来,第二天刻成蜡版,印成油印小报,到处散发。听到胜利的捷报,可开心了。”

这第一次呼号是谁播发的呢?其实是来自两位刚满18岁的姑娘。

徐瑞璋,播音名“麦风”

“第一次播音,我跟姚雯两个女孩刚18岁。那时,播音室想起来可笑,没有隔音设备,窑洞里拿延安生产的灰色的粗毯子挂在墙上,铺在地上隔音。”

说话的人叫徐瑞璋,播音名“麦风”。她后来对记者蔡革文说,“麦风”与“麦克风”,一字之差,是巧合,也是命运。蔡革文说:“因为她叫麦风,人家就喊她麦克风。几十年后,她就被誉为延安第一个麦克风。”

一孔土窑洞、一张四方桌、一盏小油灯……艰苦的条件下,一篇又一篇战斗檄文不断从这里发出,有如尖刀刺向敌人的心脏。延安新闻纪念馆原副馆长李娜说,当年编辑常会连夜编稿,第二天一早快马加鞭送到19公里外的王皮湾播出。

“那时广播科是在清凉山上,冬天淌过延河水去送稿件。夏天的时候河水涨了,他们就用油纸布(把稿件)包起来,顶在头顶上泅水过河。”李娜回忆。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

目睹了广播试播情景的丁戈专门创作了一首名为《XNCR之歌》的台歌。当年,这嘹亮的歌声回荡在王皮湾的上空,鼓舞着广播战士排除万难、艰苦创业。

《XNCR之歌》歌词和曲谱

爱憎分明、清脆嘹亮的播报,在解放区和国统区、沦陷区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兆麟生前回忆,当时听众把电台比作指引光明的灯塔。他说:“(听众说)听到你们的广播,就像在茫茫大海上找到灯塔一样。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办广播,作用非常重大。”

年春,因为这台英雄的广播发射机大型电子管损坏,层层封锁中无法维修更换,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只得暂时中断播音。直至年9月,在抗战的胜利声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又恢复播音,用《渔光曲》作为开始曲,台址迁至延安西北13公里的盐店子村。

播音机房内部

此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射机房和播音室成为国民**重点轰炸的目标之一。为了确保广播不中断,中共中央决定筹建备台。

年3月,国民*飞机不断对延安狂轰滥炸,电台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直至14日中午播音结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钱家楣的女儿温飚回忆,电台是当时敌机轰炸的目标之一。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转移路线示意图

温飚说:“最后到三月十几号,播音就经常听到轰炸的声音,甚至有时候就在头顶上。只要听到飞机近了,就中断广播;等到飞机走了,再接着广播。”

14日当晚,位于陕北瓦窑堡好坪沟的备台启用。而这台发射机则在我*撤离延安时,运到了晋绥解放区的山西兴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李琮说,延安解放后,发射机又重新被运回延安。

“年4月,延安解放后又运回延安,当做西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发射机。年5月西安解放,西北台迁到西安,这部发射机也运到了西安;年运来北京,交给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也就是今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李琮说。

如今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

八十多年沧桑巨变,人民广播记录了中国共产*栉风沐雨的砥砺前行,也传递着新中国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中国共产*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老中青三代广播人重新再唱起这首《XNCR之歌》,从“窑洞电台”传承下来的理想与信念,八十余载从未改变。

董家鹏:我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董家鹏,年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第一部广播发射机的诞生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它的出现,极大地振奋着当时全国*民抗战的士气,也成为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端。那些红色电波感人故事穿越时间空间,在今天依然鼓舞着我们,更激励着我勇敢前行,把这种红色精神更好地向大众传播。

总监制:刘晓龙顾玉才

监制:高岩

总策划:樊新征崔欣

策划:丁飞孙鲁晋

协调:冯烁朱敏李昊刘梦雅赵初楠韩雪莹

记者:孙叶温超

编辑:张棉棉

制作:秦梓元

讲述人:夏青(声音复刻)

声音复刻制作: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AI研究院品牌市场部

新媒体:杜希萌王远江晓晨

顾问:中央*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徐鹏堂

鸣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