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收听 >> 在线收听前景 >> 正文 >> 正文

康熙来了搞内卷,而中国台湾广电却挡财

来源:在线收听 时间:2023/10/11

没有了《康熙来了》,通告王之一的沈玉琳经常来大陆工作,会在机场被认出来。

也有观众经常留言问他“玉琳哥,你怎么消失了?”

“我累得跟条狗一样,他们还说看不到我!见*了?

没办法,他们只知道《康熙》”。

沈玉琳无奈说到。

像沈玉琳这样靠《康熙来了》走红的人,有很多。

夏克立、潘若迪、曲家瑞、钟欣凌、赵正平等等,有太多太多了!

在中国台湾,他们这帮通告咖经常上不同的节目。

可就是没有《康熙》的曝光度好。

“宁愿上《康熙》被小S怼一下,吃点亏,都比任何节目红得快!”

《康熙》从年开播,到年停播。

共12年!

年年精彩。

停播不是因为收视率的原因。

相反,《康熙》的收视率还挺不错的。

日播节目,不说天天收视率第一,但起码名次靠前且稳定!

是主持人蔡康永和小S先在网络上宣布请辞,《康熙来了》节目组才开始考虑停播一事。

(其实B2早就离职了,也多次谈过停播该节目)

当时的中天高层直接傻眼。

“老板直接打电话去问他们为什么”。

先离职的制作人B2回忆说道。

当时,《康熙来了》的收视率稳定在4、5名左右,平均是0.8%。

感觉收视率的成绩,让老板们都觉得这个节目还能活下去!

但蔡康永始终认为:

“当一个节目做到重复性时,就表示该要收了!

大陆的观众可能对中国台湾收视率的数字,不那么敏感。

但实际上,《康熙》的收视率真的算非常不错的了!

那么。台湾方面的收视率,是怎么调查的呢?

跟大陆这边,真的不是一种算法。

他们美其名曰叫量化研究。

就是每年选取户的志愿家庭,然后上门给他们安装一个机器。

打开电视看节目的时候,哪个家庭成员坐在电视机前面的,都要打卡。

从爸爸到孩子,都有固定的代码。

期间,谁去上厕所了也要按那个机器打卡,回来再继续打卡。

这样,收视率的调查才会比较准确。

找到这样不嫌麻烦的志愿者家庭,很难吧!

但的确找到了,而且每年都会淘汰掉去年20%的样本户。

这个说法,是来自台湾金牌综艺制作人詹仁雄的文章《台湾的综艺节目危在旦夕》。

他的名字,对很多喜欢看中国台湾综艺节目的大陆观众来说,一点都不陌生!

《我猜我猜我猜猜》、《超级星光大道》和《康熙来了》等等,都出自他的手。

当然,王伟忠在《康熙来了》里的存在感更强一些!

他们两位,都是陪伴了观众们几十年的优秀节目制作人。

台湾的综艺节目,比大陆这边更能抓好“娱乐”二字,离不开这帮优秀的制作人!

另一方面,在过去,中国台湾的电视频道,并没有多少个。

无线时代,只有3个电视台。

到有线频道开放,渐渐地就涨到了多个频道。

作为圈中人的詹仁雄,也不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个频道!

而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万+。

于是,就造成这样的现象:频道多,节目更多,而观众基数变化小!

能活下来的节目,少之又少。

有些才刚播两个月,就彻底拜拜了!

资深媒体人商台玉认为《康熙来了》是这十几年的台湾综艺节目里,“在坎坷的土壤中生长得最好的!”

其实,他说的没有错。

因为喜欢看《康熙》的人,都不会知道其他综艺节目的爆发生长、极速猝死会有多快。

作为同类型,《康熙》的制作班底常年来一直有压力。

不过,还好,同行没有把他们打败。

倒是开始恨《康熙》。

恨《康熙》不管怎么艰难,都能活下来!

一开始,节目不叫《康熙来了》,叫《奇怪十点钟》。

第一次录完时,蔡康永和小S都表示不想录了。

因为节目的布景太烂了,因为来不及,都是“从仓库拿东西来补一下”,蔡康永看到都傻眼了。

王伟忠留住了他!

《康熙来了》靠自然的通告起步的。

那时的节目还不算多,加上有这么独特的主持人搭档,很多想打歌、宣传新书和电视剧、电影的名人,都比较喜欢上《康熙》。

这也是早期会有这么多大牌的原因。

包括很多*治人物,也会在《康熙来了》展现不为人知的一面。

后来,变成热门综艺后,《康熙来了》升级成了一个带状节目,即能衍生一批新的综艺节目。

在节目大红之时的全部时间里,《康熙》一直不停创新,

开始来的嘉宾,都是一位。

但《康熙》是日播节目,一周录五集,周三录一天。

从中午录到晚上11点。

第一年下来,《康熙》就访问了多个明星或名人。

可到了第二、三年,上哪找未来过的明星呢?

于是,节目组提出增加嘉宾的数量。

加到2-3人。

后来,遇到节目的第一次瓶颈期。

制作人们又头疼了。

然后,他们想出了同样的方法。

嘉宾变成了4个人。

最后,变成一批嘉宾,画面也没有多尴尬。

等处理好嘉宾的问题时,节目组又要面对话题内容匮乏的状况。

他们增加了许多的新单元。

“康熙调查局”、“女星素颜”、“道歉大会”、“通告王”等等。

每次推出,观众的反响都不错。

但日播节目,你知道的。

最怕的就是失去新鲜感。

于是,为了节目,他们就放开了尺度,大聊特聊。

反正有蔡康永在,小S车开到哪都可以拉回来!

压力之下,节目播出的效果一直维持得挺好。

只是观众感受不到幕后的煎熬。

“有一天他们正在录影我过去,他们已经不知道要聊什么了,所以只好聊马桶!

我完全愣住了,吃喝拉撒睡,能聊的都聊完了!”

B2开始和两位主持人建议尝试别的事情。

但在后期,能做的已经不多了。

你想想,十多年来,台湾的顶流明星,无论咖位高低,都已经去过《康熙》无数次了。

以周杰伦为例,音乐,魔术,电影,死*……他什么都聊完了。

蔡依林也是一样。

可台湾没有第二个周杰伦、蔡依林。

后面会出现小S和*子佼的“世纪大和解”,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原本要邀请的嘉宾Selina已经不知道要聊什么了。

Selina当时是宣传期,但是《康熙》的幕后无奈地说到:

“我们很想让你来啊!但我们还能聊什么呢?姐妹情要聊几次?父女情要聊几次?”

后来,*子佼就过来了。

资金受限的影响,《康熙》其实没有怎么苦过。

因为它成本低,收入高,影响大。

《康熙》的录制成本,在人民币10万元左右。

每集《康熙》的制作费用,扣掉两位主持人之外,还剩50万新台币。

这在台湾已经算高规格的了。

对比同期大陆的综艺,以《我是歌手》一季的制作费用,可以让《康熙》的综艺咖们一天不停地聊上9年!

即便它是日播,如果大陆的酬劳扔过来的话,依旧能让他们赚到过劳死!

大陆方面,资金最雄厚的体现,就是金主爸爸的冠名费等。

但在中国台湾,在年以前,节目上是不允许出现品牌方的名字的。

虽然是能理解的营销方式,But,这是规定。

年的时候,《康熙》就因为在节目中加了广告来推销五月天的电影,导致被罚!

这条规定,年的时候改了,但植入时间还是做了限制,不能超过时长的5%。

《康熙》停播前,收益还是很不错的。

50万新台币的成本,当集的广告费就能挣回来。然后第二天重播2集,能回来40万新台币。

加上各处卖的版权,每年也有万新台币。

视频网站的播放,每年也有1.7亿新台币。

《康熙》12年来,也赚进了20个亿新台币。

所以,在中天高层眼里,《康熙》还是个香饽饽,远没到要嗝屁的时候。

所以,当蔡康永宣布辞职《康熙》的时候,高层们难过极了!

但蔡康永离开《康熙》,也有同行感到满意的。

也是因为前些年《康熙》的受欢迎,大家伙都在做娱乐访谈性节目。

数量一度达到30多档。

加上其他的各类节目。

近个频道。

也就2千多万的观众,眼花缭乱的,新节目怎么可能存活下来!

批量生产,批量死去。

所以,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在骂《康熙》破坏了娱乐圈的生态平衡。

因为这种棚制综艺,成本低了不少。

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户外综艺而言。

可6年的时间过去了。

台综依旧没有变得很好。

甚至是更差!

从曾经的娱乐输出强者,变成了中国娱乐业中最茫然的一方。

怪不得蔡康永会表态想重启《康熙来了》。

因为《康熙来了》,他们才能有那么点存在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