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质量重要是个借口
这话问得有点不客气,张绍基却像没感到被冒犯似的,给出解释道,质量并不等于检验,质量只是起始于检验。
检验是最早保障质量的方式,但逐渐地,在发展过程中,人们慢慢认识到光靠检验是不够的。检验是一种低效率的方式,而且就算是 的检验员,也不能避免失误。
质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最开始是事后管理,比如检验。出了错,我们试图去发现它,可就算发现了,也不能补救,后来慢慢发展,就发展到了过程控制,这就到了事中管理,也叫统计过程控制。再往后,就发展到了事前预防,我们考虑,能不能一开始就不做错?如果能做到一开始就不出错,那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能得到极大提升。比如防呆措施,就是坚持从一开始就不做错。现在,国际上逐渐都在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张绍基拿起手边的指甲钳,继续道,大家手上的指甲钳是日本产品,大家都知道日本的产品质量都是极好的,这是为什么?日本现在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日企的质量部,和咱们的设置就不太一样,他们那边检验占的比重相对不高。因为是全面质量管理,日本企业的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等都有质量管理。他们的质量部就等同于管理部。
这样的公司咱们这边也有,就是极其稀少,比如我们国内一个电子公司,他们就也是没有质量部,像国外很多企业一样,他们的质量管理已经和经营管理融为一体了!
讲到专业问题的张绍基与方才安坐一隅的样子判若两人,讲到兴起,甚至有一丝激奋。郑一铭看张绍基,觉得自己先前觉得他如道家“无为”,真是大错特错!看这个慷慨陈词、滔滔不绝的人,一字一句都充满对质量工作的热爱和对国内质量改革的希望,明明就是心怀济世大志的鸿儒啊!
这边马菁菁对张绍基的发言提出疑问,道,那照你这么说,是不是对西方那些发达国家来讲,检验就没意义了?
对于马菁菁的提问,张绍基没有丝毫不耐烦,反而看起来有一点高兴。他解释道,不能这么说,检验还是很重要的。国外的企业依然非常重视检验。在国外的企业中,流行“质量门”的做法,有的也叫“质量拦截”。
比如,有一家知名的国际电子科技公司,他们在整个产线上建立自动化的质量拦截,一共设定五层防护网,包括元器件规格认证、元器件原材料分析、元器件单件测试、模块组件测试、整机测试。这就相当于在生产线上做了五个堤坝,一层一层进行拦截,即使某些供应商的器件出现漂移,他们也能尽早发现并拦截。每个防护网就是一个检验环节。
郑一铭认真听着张绍基的讲解,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张绍基讲的这些,很多在课本上都有涉及,他讲的和母校的老师在知识内容上接近,但却比老师讲的更透彻,更贴近实际。他对张绍基的印象早已全然颠覆了,甚至觉得愤懑,像这样一位在质量方面的学者,怎能被无知者们说成是花瓶呢?
除此之外,在张绍基的发言中,让郑一铭受到触动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从对方口中知道了,这些质量知识真的是有用的,是有实践性的。
张绍基早年在美国留学,后来又在世界知名的强企业工作,他关于国外企业质量管理的话可不是道听途说。
听完张绍基的介绍,郑一铭才明白原来当年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并不是没有用的。工作以来,他屡屡碰壁,尤其是在质量部,他一度觉得这种专业设来就是没有意义的,都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实际操作。原来事实并非如此,这些理论在国外应用得非常好,只是在电池厂这里举步维艰。这给了他努力做好质量工作的希望。
张绍基继续道,所以说,不是说检验不重要,而是这些质量先进的企业已经将检验做到了 。他们在检验上的投入十分巨大。比如,很多德国的企业在检验设备和生产设备投入占比基本接近于:,反观咱们这儿,如果有个:0就算非常不错了。像咱们电池厂,检验设备连百分之一都占不到……
贾思道突然出言打断道,绍基同志说得确实有道理,不过就我们现在的情况,一步两步还是达不到。
张绍基被突然打断,口中的话语戛然而止。他一瞬间有一点茫然,可能是思维还停留在如富饶之海一般的质量知识里,但他显然很快抽身出来,神色立即就恢复了淡然,不再说话。
郑一铭还没有听够,可张绍基已经不再开口了。那个挥斥方遒的学者不见了,顷刻之间,他又变回了那个会议上一言不发的人。
张绍基是不是“花瓶”,郑一铭早已心中有数。他为自己一度相信流言而感到羞愧,再看张绍基时,只觉得这个人就像自己的老师一般。像董事长说的,“一步两步还是达不到”,这不是张绍基的问题,而是电池厂缺乏相应的土壤。
他从前从别人口中听到过一两句,说张绍基有“杀龙”的本事,现在一看,果然厉害!恐怕质量相关的问题,就没有他不会解答的,又能和实践融合,简直比自己当年的导师还厉害几分。若是以后有机会,工作上的事真希望能多向张绍基请教请教,郑一铭暗自想道。
贾思道打断张绍基后,接着说,虽然绍基同志说的,有很多我们现在还做不了,但是有两点我很认同,就是质量部的工作很重要,这个质量部长的素质也很重要。质量一旦出问题,所有环节都要出问题。这次的质量事故,就是因为吴仁德搞不好质量,吴仁德才是个中专生,所以我们今天才会如此被动!目前,咱们公司还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这几个副部长的素质都还不够,暂时就由绍基同志担点儿责任。长远来看,以后还是要从外边多吸收点高素质人才啊。
郑一铭有点儿没反应过来,贾思道这就把质量部部长的位置交给了张绍基?不,应该说只是让张绍基管理质量部的工作。不过这不也是把质量部的权力交给张绍基了吗?
先前他也看出来了,赵进义马菁菁两人一番表态,夹枪带棒,可不就是为了争夺质量部的管辖权和话语权吗?二人都想要质量部这块地盘,纷纷推荐自己的人,然而,争抢的这块蛋糕却突然落到了张绍基手里。郑一铭朝张绍基望去,后者也并无欣喜之色,只是微笑颔首应了。想来自己之前去董事长办公室,贾思道和张绍基相对喝茶,那时应该就早已谈好。
张绍基主持质量部工作,对自己来说,还有一个好处,郑一铭想。自己现在是质量部副部长,如此一来,他就有了和张绍基直接汇报工作的机会,也就是有了向张绍基请教的便利。
想到这儿,郑一铭不由得一阵暗喜。
贾思道宣布完毕,质量部花落谁家也已尘埃落定。董事长既已决策,多说无益,马菁菁和赵进义便也闭口不言。其他几人赞同了贾思道的决定,马菁菁便也说道,确实,质量部很重要。今天听完绍基同志讲的,我真是学习了。
绍基同志来主管质量部,我十分赞同,也 支持。
马菁菁说完,赵进义也如同毫无芥蒂似的笑道,有张绍基同志这个大博士帮我们抓质量,我们质量一定杠杠的!
其余人也纷纷说,董事长决策英明,绍基同志抓质量,我们很放心。
很快就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贾思道说,质量部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再回来说处理质量事故的事。这件事,余主任你来牵头,小郑做主要负责人。一定把这个事处理好。
郑一铭听突然点到自己,连忙应了是。
贾思道说,小郑还不太熟悉工作,余主任,你多带着他。
余文龙道,那是当然,董事长放心。
贾思道又嘱咐张绍基,让他回头带郑一铭去质量部报到。这场以处理质量事故为主题的会议,就这样落下帷幕。
作者
刘天峰
长期从事质量工作
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研究
策划:栗世民邵甜甜郑晓可
本期编辑:栗世民
演播:崔瀚文刘楚翘
剪辑:刘全奕
监审:沈艳阳
中国市场监管报社音伴工作室出品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首席质量官
电动车起火以后……
,他来了,他来了!
目录
第00章深夜赶稿
第章路遇事故
第章五子登科
第章老领导秦伟民
第章屋漏偏遭连夜雨
第章质量部的待遇
第章雪中送炭
第章找工作
第章黑中介
第00章祸不单行
第0章借钱
第02章医疗事故
第03章真假医闹
第04章峰回路转
第05章高干病房
第06章救命神药
第07章亲戚贾思道
第08章巨型酒窖
第09章企业年会
第章祭祀
第02章胙肉待遇
第章舞台之上
第章三杯酒
第章抽奖
第章身边的凶手
第章群体性事件
第章质量事故的后果
第章舆论
第章企业的叛徒
第章地盘之争
更多好文
点击阅读
靠“冰墩墩”敛财?*牛该醒醒了!谁还不想要个冰墩墩呢,造一个啥样的不会侵权?赞!3位火炬手来自市场监管系统......
点亮在看,你 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