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收听 >> 在线收听市场 >> 正文 >> 正文

张如萍石板上的蜂蜜

来源:在线收听 时间:2025/4/5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5821248283623986&wfr=spider&for=pc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知识是甜蜜的

《塔木德》记载:犹太小孩第一次上学,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由拉比(犹太人对老师和智者的统称)或有学问的人带到教室,在那里,他会得到一块干净的石板,石板上用蜂蜜写就的希伯来字母和简单的《圣经》文句,孩子一边诵读字母的名称,一边舔掉石板上的蜂蜜,随后,还要请他吃蜜糕、苹果和核桃。此举的目的是告诉孩子:知识是甜蜜的。

翻开中华文化浩繁绵长的历史画卷,知识的光辉一直在浩渺的星空熠熠闪烁,知识的蜜浆始终伴随着长江黄河穿越时空,通贯古今:我们从《诗经》里了解到古代劳动人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直抒胸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女老幼皆会吟诵;我们从诸子百家中感受百家争鸣的盛况,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多元思想和流派争奇斗妍,至今仍然是我们学习国学思想的主要教材;数目可观的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恢弘气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忧患幽思,都让我们体验唐宋文化的空前繁荣;《窦娥冤》《西厢记》等元代戏曲,让目不识丁的百姓都能通过不同唱腔、不同形象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经典故事;《红楼梦》《西游记》等明清小说仍然是当下许多人的必读书目;再到如今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等遍地开花,知识的范围之广,涉及的领域之宽,获取的路径之多都是前人无法想象的。我们之所以能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储备,得益于中华文化的长寿。

中国在世界上不仅拥有最多人口,而且拥有最长文明史,热爱学习、自觉学习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化唯一延续至今,这不仅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显示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古往今来,为了求知,孙敬“头悬梁,锥刺股”;为了求知,匡衡“凿壁偷光”;为了求知,闻一多洞房花烛夜依然手不释卷,被家人称之为一读书就“醉”;为了求知,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他们自己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孜孜以求的样板。

与早些年相比,现在人们拥有的阅读载体和汲取知识的平台真的很富足。我记得年代末在上中学时候,听说新华书店到了一批课外辅导书,因为数量有限,去晚了买不到,我和几个同学天不亮就去排队,商量好每人买一本不同的书,看完互相借阅,这样既节约成本又可以通过互相分享获取不同科目的辅导。还记得刚读中专时,为数不多的出版物如《读者文摘》《大众电影》《故事会》陪伴着我们一路成长,由于订阅数量有限,同学们就不停的传阅,最后每本杂志都被翻得破旧不堪。

再看看今天,除了教科书外,随便走在任何一条街面上,可以看见门面最多的是五花八门的教育辅导班;各类报刊及书店里的书籍更是门类齐全,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外名著、烹调育儿应有尽有;打开手机,各种学习APP、免费听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