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收听 >> 在线收听发展 >> 正文 >> 正文

长13张嘴的单田芳蒙过大冤,吃过大苦,享

来源:在线收听 时间:2022/12/1

惊堂木“啪”地一拍,

“咱上回书说道……!”

每当那独特的嘶哑嗓音一响起,

随即,天马行空的剧情启动,

纵横捭阖的大英雄们像老熟人一样,

一个个轮番登场!

以至于今天,我们一说起单田芳,

那“云遮月”的东北口音、

那“哇嘎嘎”排山倒海的气势,

那一句句名句金言、

那一幕幕熟悉的桥段,

就浮现脑海、回荡心间,

他的音容笑貌,宛若眼前!

大师已西辞,

世上再无下回分解!

而单田芳这84载人生,

就像他讲的回评书一样,

跌宕起伏,充满传奇——

也许你根本想不到,

叱咤书坛60载的单田芳也曾是学霸,

他考上了东北大学,却弃文从艺;

他年轻才俊,一表人才,

却娶了脾气火爆、年长八岁的“师姑”为妻;

他稀里糊涂就成了“现行反革命”,

蒙冤十载,吃尽了 的苦;

他60岁成为“北漂”,

两次经商失败;

他80多岁,仍旧登台献艺,

为评书艺术四处奔走、殚精竭虑!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单老为我们讲了60年的评书,

现在,他终于可以歇歇,

可以听后人讲述他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艺术大家单田芳的传奇人生!

他,差一点儿

就生在了说书台上

老照片天津老戏园子

上世纪三十年代,

天津卫是名副其实的曲艺重镇,

深冬的一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

大街小巷已经是一片肃静,

可说书场子里却极为热闹。

唱西河大鼓的女演员王香桂,

已经怀孕八个多月,

她不听丈夫单永魁的劝阻,

非要唱完 一场《杨家将》。

当她正酣畅淋漓地说到激情之时,

顿感下腹巨痛,

腹中孩子就要出生……

这突如其来的一出,

惊得整座书场一片唏嘘:

“眼看就要生啦!”

“不能把孩子生到书台上啊!

大伙儿赶快帮帮忙吧……”

单田芳父母单永魁王香桂

立刻,停书救人。

深更半夜,大雪纷飞,

大汗淋漓的王香桂平躺在一块门板上,

二百多名观众自发地组织起来,

一拨儿接一拨儿地抬着她,

硬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大雪、

把她送进了医院……

救了王香桂娘俩一命的书迷们

肯定不会想到,

在那个落满雪花的午夜,

中国未来的评书大师即将诞生……

那天,是年12月17日。

乳名大全子的单田芳,来了!

在娘胎里就听曲艺的单田芳,

母亲是西河大鼓的 高手,

父亲是弦师,夫妻联手演出,

四海为家、说书吃饭。

五岁时的单田芳,乳名大全子

一出生就白白胖胖的单田芳,

长得浓眉大眼、唇红齿白,

性格却极其顽劣、不服管教,

在学堂上了一天课,

就圈不住,哭着喊着要回来。

无奈之下,父母只好给他个板凳,

让他待在剧院的角落里玩。

可让父母都没想到的是,

顽劣的儿子竟安静了下来,

迷上了听书!

更让人惊奇的是,五岁时他就能

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说书”,

从头至尾居然一个“扣子”也不丢,

一个表情也不少。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尽管单田芳从小就显露出了从艺的天赋,

但吃够了卖艺之苦的单家父母,

万不想儿子走上这条老路。

NO.2

从名校大学生

到“13张嘴”单田芳

年,颠沛流离的单家来到奉天(沈阳)

8岁的单田芳,也终于上了学!

可当时的东北,

已经被日本人盘踞多年,

作为“伪满洲国”的末等公民,

少年单田芳见识了“ 地狱”,

目睹了战争的残酷,

更恨透了“小日本儿”。

没过两年,父母又带着单田芳

辗转来了长春。

长春是伪满洲国的“首都”,

单田芳死活不肯学日语。

国难当头,单田芳

一改儿时的顽劣,发奋读书。

对于未来,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他希望将来能当医生,

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或者当工程师,救亡图存!

年,新中国成立,普天同庆。

颠沛流离的单家重新回到沈阳。

正当单家好日子刚开头儿、

母亲的曲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让这个家倒了,也散了!

20来岁的单田芳

年,因为在“镇反”运动受牵连,

单田芳的父亲被抓进大狱判六年刑,

母亲也因为抽大烟被抓起来,

刚出生不久的小妹妹夭折……

母亲回来后,

就狠心地跟父亲离婚,改嫁他人!

短短的时间,单家接连遭受打击,

没了挣钱的人、少了顶梁柱。

单家的境遇一落千丈,

一家老小连填饱肚子都难,

作为长子的单田芳,

不得不把重担扛在肩上!

年,祸不单行的单家终于传来喜讯,

成绩优异的单田芳接到了

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让一家人又看到了希望。

想不到,命运再次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等待他的不是前程似锦的大学生活,

而是另一场命运的变故……

东北大学老照片

东北大学教室的板凳还没坐热,

单田芳就得了严重的痔疮,

一连动了三次手术总不见好,

半个学期的学业都荒废了,

眼看着一家老小有上顿没下顿,

而解放初期,艺人的收入又非常高,

为了全家老少活下去,

他年轻的理想不得不向

残酷的现实做出了妥协

——辍学,养家!

他拜父亲的至交、

曲艺界的老前辈李庆海为师,

师父还给他起了个响亮的艺名

——单田芳。

少年单田芳和师傅李庆海

师父鼓励他:说书人是靠嘴吃饭的,

你长了13张嘴,将来一定大有所为!

单田芳后来才想明白,

一个單就有7张嘴,

一个田又有5张嘴,

在加上自己长的这张嘴,

就是师父说的13张嘴!

自打年入行后,

单田芳就再没后悔过,

对于评书,他每多学一分,

热爱就多十分。

年正月初三,

单田芳即将在鞍山市内的茶社首次登台,

虽说是有13张嘴,

可亮相那天,

单田芳依然是坐卧不宁,紧张难安!

上台前,他更是四肢微颤。

从后台到前场只有二十几步,

不知道该迈哪条腿。

在观众眼里,

这位年轻演员虽是 次露面,

但浓眉大眼、风华正茂。

单田芳深深地鞠了一躬,

稍微清了清嗓子,

随后,略有紧张地拿起惊堂木,

“啪”地一拍,正式开书。

单田芳富有磁性的声音,

独特的演绎能力,让他在鞍山一炮打响。

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他便走红东北三省,

那时候,单田芳刚刚22岁,

称得上少年得志。

年,全国曲艺界

掀起“新书”运动,单田芳 受命

创作现代题材《平原枪声》《红岩》等,

还尝试改编了国外的侦破小说系列。

扎实的功底和突出的造诣

让他一时风头无两!

成名太早,加上年轻气盛,说话耿直,

让年轻的单田芳得罪了不少人,

文革开始后,单田芳从曲艺舞台上消失了。

当收音机里再次传出单田芳的评书时,

他已经两世为人,

不知褪过几层皮了,

如果不是一个女人

不计一切地给他温暖,

或许,他真的就放弃了自己!

NO.3

十年的苦难

赠予他一副“嘶哑”的嗓子

这个不计一切给他爱的女人,

就是他的结发妻子王全桂。

单田芳的母亲叫王香桂,

这不是巧合,如果论辈分,

王全桂算得上是单田芳的师姑。

这个大了单田芳8岁的女子,

有着说书女子特有的火爆脾气,

也有着爱憎分明的豪爽与义气!

当单田芳不得已退学从艺、

一大家子最困难的时候,

王全桂始终不离不弃。

后来,两人结为夫妻。

可安稳的时光没过几年,

文革中单田芳就被打成

“反*黑头目”“现行反革命”!

在一次批斗中,“造反派”迎面就是一脚,

单田芳顿时两眼发黑,头脑轰鸣,

用手一摸,突出来的牙齿全掉了。

他含着满口鲜腥、炽热的脓血,

当时,他刚过而立之年。

那个年代,多少家庭破碎、

多少夫妻反目成仇,

可王全桂从没有想过要离开丈夫,

而是坚强地撑起一个家,

在单田芳最受委屈、受尽苦难的时候,

给他 的安慰和温暖。

一连几天被批斗游街回不了家,

她把家里值钱的都变卖了,

为的是给丈夫饭盒里面藏上几片肉;

他被无辜逮捕,身心遭受蹂躏,

她就天天找领导、找上级,

为丈夫说理鸣不平;

年,他被下放农村,

她又带着儿女毅然跟他一起接受改造。

刷厕所、掏粪坑,

动不动就被拉出来批斗,

因为有个“反革命”父亲,

儿子女儿也受尽了委屈。

单田芳老照片

有年冬天,单田芳被勒令把一尺多厚的积雪

连夜打扫干净,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家四口一起拼命地扫着干着,

等他把积雪拉出去再回来时,

发现两个年幼的孩子已经累得不能动弹,

蜷缩在冰冷刺骨的雪地里沉沉睡去。

当场,他就心疼得眼泪直掉。

思前想后,他带着一家人“逃跑”了,

从此,一家四口躲躲藏藏、四处漂泊,

为了养家糊口,

他还带着女儿,靠着走街串巷

偷偷卖工艺品卖水泡儿花养家糊口。

这一年又一年的东躲西藏,

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

就在单田芳看不到丝毫希望的时候,

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单田芳在鞍山广播电台

年11月16日,

鞍山市文化系统平反大会

在曲艺团大礼堂隆重举行,

单田芳伸出颤抖的双手,

郑重地接过了梦寐以求的“平反昭雪书”

——平反了,终于平反了!

可那一年,他已经44岁……

当时,在很多人看来单田芳

算是坐上了“直升飞机”,

不仅一夜之间又成 评书表演艺术家了,

单位还补发了他元的工资。

可不知道的是,他年纪轻轻,

满嘴的牙齿早就没有了。

十年的磨难,他那一副好嗓子彻底报废了。

“金嗓子”变成了半个“哑巴”。

而当时,刘兰芳的《杨家将》

正通过通往千家万户的广播,

火遍了大半个中国。

单田芳还未出山,就已经落后了。

刘兰芳的《杨家将全传》火遍中国

为了能重新登上台,

单田芳先上了手术台,三次手术之后,

医生终于给了单田芳一条

声带嘶哑的嗓子。

虽然金嗓子变成了“破锣嗓子”,

可单田芳终于能发出声音了!

年5月1日,

单田芳终于重返书坛,

十年了,还会有人听他说书吗?

可当他一站在舞台中央,

全场观众起立鼓掌,

45岁的单田芳站在台上,泣不成声。

很快,他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

部评书《隋唐演义》,一炮而红!

之后,他又录制播出了40部评书,

一时火遍了全国大江南北几十家广播电台。

听众多达六亿,

全中国都认识了有着嘶哑嗓音的单田芳!

年,就在单田芳事业如日中天时,

妻子却因病离开了人世,

这成了单田芳此生 的遗憾。

当时单田芳才58岁,

很多人希望他能再建家庭,

都遭到单田芳的断然拒绝。

单田芳的全家福,幸福的一家人

他曾不止一次地说:

我跟妻子刚结婚时,本没有爱情,

可她给我生儿育女,跟我患难与共,

是我一辈子的恩人。

在之后的26年,

单田芳他将所有精力都放到创作中,

也再也没有发展新的感情,

直到他离世……

NO.4

60岁当上“北漂”

80岁还在为评书艺术

殚精竭虑、四处奔走

单田芳常常说:

评书在曲艺百花园中是一朵小花,

而且是靠边上的那朵小花,

人本来就不多,

能经常上电视、广播的为数更少,

不超过10个人。

而且过60岁的占大部分。

评书的大旗,

后面还有多少人能够继承下来?

60岁已经退休的单田芳,

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走出东北,北漂北京!

60岁的人放着舒适的生活不过,

却要当北漂开文化公司传播评书!

在公司成立之初的五六年时间里,

单田芳和他没有任何经验的

“票友团队”做什么赔什么,

先把评书录制成磁带,

发现根本没人买磁带;

后来又琢磨着把评书改编成电视剧,

但拍了两部之后,

也赔了个血本无归。

单田芳思前想后,

传播评书艺术必须与时俱进,

上世纪90年代,那是电视的*金年代,

若让评书走进千家万户,

就必须上电视!

他开始跟各大电视台合作,

免费录节目给电视播,

把书场搬上了电视,

一时间,全国有上百家电视台,

都在播单田芳的评书,

以前习惯从收音机听书的“单迷”,

也越来越喜欢坐在电视机前听他讲。

为了能在荧幕上呈现 的曲艺艺术,

尽管那时的单田芳已经是曲艺界的大腕,

也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

但他从不松懈,

甚至比从前更加勤奋刻苦。

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准时起床,

练云手、拉架子、

揣摩人物心态、设计面部表情……

又对着镜子练口技、背贯口、找身段……

书曲演员技术性的问题,

在单田芳那里全部重新规范,

三尺书台,举手投足都是二五更的苦功夫。

别看他上台只说“一个回合”,

那背后可藏着日积月累的刻苦钻研。

比如录制《廊坊大捷》时,

他准备了三四个月。

而录《乱世枭雄张作霖》时,

他为此寻找大量资料,

跑到实地考察访问,前后准备了很多年。

单田芳的每一部作品,

都是满满的诚意之作!

十几年的时间里,

单田芳几乎是昼夜不休,

不是在家里日以继夜地创作,

就是在电视台录评书。

年,过于劳累的单田芳得了一场大病,

那年,他去沈阳录《白眉大侠》,

刚进演播室胃就难受了,

脸色憔悴到极点,

可他还是坚持把36集评书全部录完。

而等一录完,

大医院检查,

结果吓了所有人一大跳,经过诊断:

他患了很严重的胃病!

一场手术下来,

胃被切了三分之二,

经过几次化疗,

头发掉光了,人也瘦得脱了形!

在*门关走了一遭的单田芳,

心里时刻想着的还是评书。

身体刚一见好,

他就立刻进了北京电视台的录影棚,

老人愣是拄着拐棍儿、

戴着假头套走进了演播厅。

面对镜头,他意气风发,神采奕奕,

就像什么也不曾发生过。

从年 次登台亮相,

一直到他去世,

单田芳为后人留下了部长篇评书,

《隋唐演义》、《三侠五义》、

《白眉大侠》、《童林传》、

《乱世枭雄》、《水浒外传》

部部经典,家喻户晓。

他为后人留下了个回合的故事,

多分钟的精彩演绎,

如果每天播出一回,

也足足够中国人听上30年!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单田芳的声音,

他的听众曾高达6亿。

最辉煌的时候,

全国每天都有1亿多人,

准时守在收音机和电视前听得如痴如醉。

年,他被评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

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这是他从艺50多年来,

获得的 个奖项,

也是他一生 一个奖项。

盛名之下的单田芳

有着太多的忧虑,

他曾带着几分羡慕地说:

人家有德云社,有相声俱乐部,

人家有中国京剧演出场所。

唯独我们没有,

我们说评书的也得有自己的场子啊!

左一:单田芳

年逾古稀的单田芳心有不甘又难过,

对于发展评书,

他心里有一个宏大的愿景:

建立剧场,评书茶社,评书培训班,

培养出一大批接班人来,解决传承问题!

他好几次吐露心声:

如果能够让时光倒流,

再给我十年时间,

我会干出更大一番事业,

我会给评书做出更多的贡献。

可是,跟曾经大师云集的时代相比,

如今的评书艺术演出场次少,

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