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收听 >> 在线收听发展 >> 正文 >> 正文

留下美好独家记忆让艺术魅力永恒

来源:在线收听 时间:2025/5/2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250102/h2uwuba.html
■徐颖生活在上海,对于一名文艺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幸福的。这“幸福指数”的获得,不仅来自城中每年精彩纷呈的文化节日,也来自世界名团不时空降的惊喜。因为工作和热爱,我有幸经常前往、抵达这些演出的现场。剧场是个神奇的所在记忆中有很多难忘的观演时分。但最感人的一幕,是在去年7月,98岁的指挥家曹鹏和他的“忘年交”吕嘉携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出。当年近百岁的老人在女儿等人的搀扶下缓缓地走上舞台时,我在台下真的为他捏了一把汗。从侧幕到指挥台,短短一段路,对曹鹏来说却是如此漫长。而让身体坐上指挥台的高椅,于他更是艰难。观众们耐心地等待着,掌声一直未停。然而,连走路也需要搀扶的他,一上舞台挥动起指挥棒时,仿佛魔力上身,整个人都变得敏捷、轻盈,闪闪发光。演出结束时,曹爷爷还和观众相约岁时再登台。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去年深秋,迎来“40岁生日”的上海四重奏,重返他们当年“梦开始的地方”——上海,为沪上观众呈献多首弦乐四重奏经典佳作。坐在观众席里,除了为演奏家们的精彩演绎惊叹,更让我深深感到:剧场真是一个神奇的所在。当你在观看演出时,你不仅在聆听艺术、和艺术对话,其实你也在聆听艺术家的人生,和他们生命中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瞬间对话。在我的心目中,最完美的观演状态,就是我与艺术作品,与台上演奏的艺术家产生深深共鸣、心灵相通的那一刻。而如此美妙的观演体验,一定是台上台下,艺术家与观众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屏息凝神共同打造的。恰如德国著名指挥家蒂勒曼所说,相比热烈的喝彩,他更在意听众们的倾听——“是不是集中注意力在欣赏音乐,台上的我们是能感受到的。”随时掉下的“靴子”然而,最佳观演体验的实现,需要观众拥有良好的观演礼仪。随着越来越多顶级天团的到来,力促观众具备能与顶级天团相匹配的观演礼仪,也成了一件愈发紧要的事。去年11月,作为艺术节的重磅演出,蒂勒曼率领有着“交响活化石”之称的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到沪,呈现德奥传世佳作。可惜的是,就在我听的那场,当下半场第一支曲子即将结束时,前排座位中间响起了手机声。曲目刚好正在以“渐弱”收尾,这让所有人都清晰地听见了手机声。更糟糕的是,随后,有位观众大概太气愤,扮演起“礼仪卫士”,大声地开骂那位破坏氛围的手机主人。当日演出结束,在热烈的掌声中,蒂勒曼3次谢幕,但没有加演返场曲。不知这个遗憾,是否与现场的不和谐音有关?尽管这些年,上海市民的观演礼仪正在日益提升,但置身剧场,我总会时不时地担心: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乐章之间的鼓掌声、手机或保温杯重重地掉落在地的声响……尤其是手机这只随时可能掉下的“靴子”,对于正投入演出的艺术家和悉心聆听的观众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无奈的观演贴士年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首度来沪演出,当下半场的一首曲目演奏到一半时,穆特戛然而止,怒指着前排中间一名年轻男观众,请他离场。其红色的对焦灯打乱了她的演出节奏。今年3月,“小提琴女神”穆特再度来到东方艺术中心演出。剧场方面高度重视,提前通过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